浙江省绍兴市:打造“四链”深度融合样板城市-casino plus

发布日期: 2024.08.01

2023年,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累计引进、培育人才620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376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334项,创造利润27.1亿元;依托博士创新站累计提供实践岗位439个,培养自主人才289名,促进产学研合作231项,助力中小微企业增加产值5.87亿元……

7月30日,在浙江省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发展促进会暨科技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上,一组数据格外亮眼。数据来自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总结,从数据中,能感知到绍兴在“四链”融合上的创新脉搏。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举措,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绍兴市科协围绕地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精心开展多项特色工作,不断加快推进“四链”深度融合的脚步。

2024年3月,一场“产学研”学术研讨会在绍兴的一家产业园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涂永强及其科研团队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上就全合成、不对称金属催化剂、复杂海洋药物合成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在建站平台代表经验交流中,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分享了这一活动案例。而这样的研讨会只是绍兴众多高层次产才对接活动的一个缩影。据悉,2023年以来,绍兴累计开展产才对接活动40余场,加速打通了产才融合发展“高速路”。

“四链”当中,人才链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说各类活动的举行,让人才来到绍兴,那么创新平台的搭建,便是绍兴让人才留下的“秘诀”。

“企业完备的生产、测试、产品开发的设备与平台,保障合作项目资金投入,这为我们博士创新团队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领衔博士张岩在分享中说道。

张岩表示,通过建设博士创新站,他们在铜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机械设备设计、加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空调制冷精密铜管数字化低碳高效制造技术研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荣获有色金属行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现如今,越来越多像张岩一样的人才,带着技术和项目来到绍兴。“接下来,我们将更好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持续加强与各单位、部门的协作,进一步拓展人才服务范围,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服务举措。”绍兴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打造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创新创业发展生态环境。



此外,活动上还进行了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赋能科技创新战略合作”、金融服务合作等一系列签约,以及轮值会长单位交接仪式和“会稽助企专家团服务基地”揭牌,浙江省科协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相关金融机构及银行代表对“金融助企”政策进行了介绍。(绍兴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


网站地图